近年来各类互联网平台巨头不断争夺资源,快速扩张,经历了野蛮生长,成为行业的流量之王,股价也因此水涨船高。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个月来,阿里巴巴(09988)、腾讯控股(00700)、美团(03690)等互联网巨头的股价跌跌不休,这主要源于国家对各类互联网平台加大管控力度。
拼多多、美团被约谈,带崩互联网平台个股
5月10日晚间,据上海市市消保委发布消息,“五一”前后,上海消费市场投诉总体平稳,但与此同时,线上平台类消费争议相对集中多发。10日下午约谈了美团、拼多多,指出了两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图1:上海市消保委约谈拼多多、美团
图片来源:上海市消保委公众号
其中,拼多多的主要问题:一是商品质量问题;二是假冒侵权问题;三是强制取消订单;四是虚假发货问题;五是售后服务问题;六是砍价拉新问题。
美团的主要问题:一是取消订单引发的退款问题;二是订送餐、生鲜蔬菜配送不履约问题;三是页面误导消费者的问题。
同时,上海市市消保委表示,各类互联网平台虽然大大提高了消费便捷程度,但日趋激烈的同质化平台间的竞争和互联网经济对流量的不断争夺导致不少平台唯“流量至上”、独“流量为王”。
消息一出,5月10日,美股拼多多(PDD)一度跌超12%,市值一度蒸发超1000亿元人民币,最终收跌9.11%,自2月股价高点以来,拼多多股价跌超40%。
5月11日早盘,港股各大互联网平台巨头股价应声下跌,其中,美团、腾讯、小米(01810)、京东集团(09618)等个股分别一度跌超7%、4%、4%、6%。
花旗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上海市消保委对美团和拼多多之约谈符合中国对互联网平台的总体监管态度,旨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并确保合理公平竞争,预计相关股份短期的压力持续存在。报告指出,消保委指出过于强调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流量对业务发展、引导平台提高自我管理不利,预计这将使互联网平台的用户增长放缓,导致商品交易总额或收入增长减慢。报告续指,为了应对监管要求,也会使相关公司产生更高的成本和额外的投资,长期来看,互联网公司将受益于更健康的运营环境、更理性的竞争等。
国家加强监管,长期利好行业发展
当前,阿里、腾讯、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巨头面临着最大的难题仍然是国家的管控,2021年4月初首次对阿里伸出了反垄断之手,说明了我国对互联网巨头的管控力度有了明显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国家加强对互联网巨头的管控有了多年的经验,给予我们一定的借鉴。
基本上,FAAG(Facebook、Apple、Amazon、Google)都受到过美国的反垄断监管。
其中,2018年,由于谷歌利用安卓操作系统来屏蔽竞争对手,欧盟监管机构对谷歌处以创纪录的43.4亿欧元的反垄断罚款;
2019年,Facebook因垄断被处罚50亿美元的罚款;
2020年,因垄断行为,法国竞争事务监察总署向苹果公司开出11亿欧元巨额罚单。
虽然这些公司的股价短期内遭受打击,但长期来看,只要公司发展战略不出现大的变化,响应国家制度,顺应市场潮流发展,股价仍会出现新高,FAAG四家企业的股价都在近期创出历史新高。
目前,阿里、腾讯等大企业虽然手握巨大流量,但市场形成寡头垄断,中小型创业难以竞争,大企业缺乏创新,长期来看,消费者是最吃亏的,但在管控之下,行业良性发展,有利于保障新兴细分领域的竞争公平,大企业也不会店大欺客,良性竞争,行业发展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