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CPI和PPI数据。中国4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0.9%,预期增长1%,前值增长0.4%。4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6.8%,预期增长6.5%,前值增长4.4%。CPI数据低于预期,而PPI数据则相反,明显超过预期。
CPI低于预期,毫无疑问主要还是因为猪肉价格的下降。4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1.4%,环比下降11%,影响CPI下降约0.49个百分点。
图1:2021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数据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猪肉价格之所以跌得这么凶,主要还是前两年过度投机把价格炒上天,现在难免沦为一地鸡毛。另外,猪肉产量和生猪出栏量持续上升一定程度上也压制了猪肉价格。根据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全国生猪出栏1.71亿头,同比增长30.6%,全国猪肉产量1369万吨,同比增长31.9%。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 4.16 亿头,同比增长29.5%,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318万头,同比增长27.7%。
而PPI超预期的罪魁祸首无疑就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4月份,国内工业生产稳定恢复,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生产领域价格继续上涨。4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30.0%,扩大8.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6.9%,扩大5.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23.8%,扩大9.9个百分点。
图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跌幅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是最近市场最关心的热点,焦煤、螺纹钢、铁矿石等商品价格持续疯涨,纷纷创下历史新高。面对大宗商品的狂欢,网上的段子手把近期的行情总结为:手无寸铁、望煤止渴、点石成金、失之焦臂。
这轮大宗商品的疯狂连交易所都看不下去,5月10日晚间,大商所公告称,近期市场运行不确定因素较多,大宗商品,特别是焦煤、焦炭和铁矿石价格波动较大。请各市场主体理性合规参与,防控风险,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今天商品期货出现了降温,A股煤炭、钢铁、有色等板块也明显出现了回调,其中有交易所降温的影响,或许也有对货币政策的担忧。PPI数据如果持续同比上涨,并且传导到CPI的话,可能会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整。隔岸老美不就是因为这事,耶伦提出有必要加息吗?
对此,兴业证券研报指出,关注大宗商品进一步涨价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随着大宗价格的上涨,PPI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上升至7%附近。4 月份政治局会议显示当前政策重心在于经济转型和解决存量债务问题,对短期输入性通胀的担忧不大。未来货币政策可能更多保持“相机抉择”,关注 PPI对CPI的传导效应。
华创证券认为,PPI同比,5月见高点大概率破 7%,三季度微回落。PPI环比,持续为正至三季度末,直至四季度或跟随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回落。宽松与紧缩触发信号都不明确的情境下,货币政策保持“不急”的概率更高,既不急着紧,也不急着松,投资者也应当多看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