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草生物火热招股中,港股打新招股书分析!

港股IPO:三叶草生物火热招股中,打新有哪些亮点? 今日,港股市场再次迎来了一只新股招股。10月25日,三叶草生物发布公告,将于10月25——28日招股,公司拟发行1.5亿股股份,…

港股IPO:三叶草生物火热招股中,打新有哪些亮点?

今日,港股市场再次迎来了一只新股招股。10月25日,三叶草生物发布公告,将于10月25——28日招股,公司拟发行1.5亿股股份,其中公开发售1500万股,国际发售1.35亿股,每股发行价12.8-13.5港元,每手500股,入场费6818.02元,高盛及中金为联席保荐人,预期将于11月5日上市。

这只新股的潜力如何呢,这需要我们投资者对行业、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所以今天就来了解下三叶草生物的价值。

三叶草生物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新型疫苗及生物治疗候选品,解决全球最危及生命的疾病及公共卫生威胁。凭借其独有的Trimer-Tag(蛋白质三聚体化)平台,有望成为首批在全球范围内商业化COVID-19重组蛋白疫苗的公司之一。

产品方面,基于Trimer-Tag技术平台,三叶草生物建立了14条管线,包括6种Trimer-Tag亚单位疫苗,两种Trimer-Tag肿瘤候选药物和3种Fc融合候选产品。

重组蛋白新冠疫苗SCB-2019为三叶草生物的关键产品之一。据三叶草生物初步招股书介绍,公司于9月宣布SCB-2019(CpG1018加铝佐剂)的全球关键性II/III期临床试验SPECTRA已达到主要及次要疗效终点;其为第一款可大幅降低先前感染个体再次感染新冠病毒风险的候选疫苗。

此外,三叶草生物在浙江省长兴拥有自有生物药生产基地,已准备好进行SCB-2019快速扩大规模的商业生产。长兴基地遵循美国、欧盟及中国的监管机构的cGMP标准进行设计,已取得欧盟cGMP标准的欧盟质量受权人(QP)认证。

目前,该重组蛋预计最早于2021年年底推出。此款疫苗若商业化后,有望抢占直至2026年前全球需要约150亿剂COVID-19疫苗(假设疫苗方案为两剂次及考虑全球政府的采购及储备)市场份额。

在财务数据上,三叶草生物今年一季度营收为549万元,去年同期及2020年全年分别为1315万元及2434万元;今年一季度净亏损为9.09亿元,去年同期及全年分别为净亏1.48亿及9.13亿元。2019年净亏0.49亿元。

数据显示,相较于行政开支,三叶草生物用于研发上的开支是最多的。2019年全年为0.46亿元,2020年全年为2.28亿元。2021年前4个月为3.70亿元,去年同期为0.29亿元,同比增加1185.0%。

招股书显示,该增加主要由于(i)SCB-2019在2021年初在四个国家进入II/III期临床试验,导致临床试验费用大幅增加人民币2.61亿元,(ii)SCB-2019的商业化,员工成本增加0.49亿元,(iii)SCB-2019在四个国家启动II/III期临床试验导致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增加人民币0.24亿元。

行业方面,目前全球已接种约60亿剂COVID-19疫苗。按2020年销量计,全球COVID-19疫苗市场达6亿美元。因此,全球对有效安全的COVID-19疫苗的旺盛需要亟待满足。

假设疫苗方案为两剂次及考虑全球政府的采购及储备,直至2026年全球需要的COVID-19疫苗量将达到约150亿剂。此外,尤其在出现新变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定期的加强剂接种或再接种,导致未来数年全球对COVID-19疫苗有巨大需求。

而在整体的疫苗相关企业中,随着国内新冠疫苗接种率日益攀升,其已经获得可观的利润增长。在资本市场上,新冠疫苗概念已成为股价上涨的催化剂,而新冠疫苗下半场竞赛,增收空间还有多大?又能否持续带来利润高增长?市场仍持续关注。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主要来自于市场,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瞬息万变,投资需谨慎。

作者: 港股之家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