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打新股:清晰医疗赴港上市申请,打新能否期待?

清晰医疗赴港上市申请,港股打新能否期待? “5米以外六亲不认,10米以外人畜不分”,近视的人都懂这句话的心酸。 随着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电子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

清晰医疗赴港上市申请,港股打新能否期待?

“5米以外六亲不认,10米以外人畜不分”,近视的人都懂这句话的心酸。

随着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电子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青少年的近视比例不断攀升,市场对眼科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如果被蒙上厚厚一层镜片的话,除了不美观,更多的是不方便,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做近视矫正手术摘掉眼镜。眼科医疗赛道一时热闹非凡,头部企业爱尔眼科的成功上市,更是掀起了一股眼科医院的上市热潮。

在连续两次冲刺港交所失败以后,近日,清晰医疗第三次递表港交所,计划在主板挂牌上市,由光大证券担任其独家保荐人。

电子产品的普及,随之而来的就是层出不穷的眼科疾病,近视眼,青光眼,白内障等,随便配一副眼镜,或者去检查眼睛,花费成百上千是很常见的事情,由此可以看出眼科医疗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所以清晰医疗也打算趁此机会赴港IPO。

2005年清晰医疗成立,公司最开始是提供白内障的服务,之后才逐步开拓其他的眼科医疗服务,目前主要从事全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切除术、更换多焦距人工晶体、植入式隐形眼镜等医疗服务。医生根据介绍,诊症、检查及断症后,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需要及顾虑开处方或向病人建议治疗方法。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如果按照眼科医疗服务所得收入计算的话,在2020年清晰医疗在香港所有私营医疗机构中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5.0%。其中,屈光治疗是清晰医疗在往绩记录期间的最大收益来源,分别占其总收入的74.9%、76.4%和72.7%。

财务数据方面,清晰医疗的营收增速较为缓慢,且调整后净利润还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年度及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四个月,公司收益分别为2.07亿港元、2.18亿港元、2.22亿港元和7839.8万港元,净利润分别为3003.9万港元、2638.7万港元、3576.9万港元和514.9万港元。

在广阔的市场前景驱动下,已有不少企业向港交所递表并最终成功上市,比如朝聚眼科。今年7月,朝聚眼科在港上市交易,上市当天最终收涨33.02%,表现十分优异。

且相较于清晰医疗,朝聚眼科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6.33亿元、7.15亿元、7.94亿元,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不同之处在于,朝聚眼科的主要收益来自消费眼科服务及基础眼科服务,其中,2020年来自消费眼科服务的收入为3.69亿元,占比为46.5%,来自基础眼科服务收入为4.22亿元,占比为53.2%。

目前,香港私营眼科服务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进一步扩大业务,清晰医疗打算通过上市募资用于在香港成立三间新医疗中心提供眼科服务,并计划在香港收购一至两家私营眼科健康护理机构。

同时,清晰医疗拟以品牌“清晰”进行中国选定一线或二线城市的一或两家眼科相关医疗中心、诊所或医院控股股权的潜在收购;用作眼科相关业务之股权潜在收购;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等。并计划在上市后的1—2年,收购大湾区经选定城市的一至两间与眼科相关的医疗中心、诊所或医院的多数或少数权益及与合适的合作伙伴于中国设立一间医疗中心,将业务扩展至中国内地。

这种业务布局和已经成功在港交所上市的希玛眼科有着类似之处,都是想要建立依托香港、立足大湾区、辐射全国的高端眼科诊疗网络,推动二、三线城市渗透,提高市场份额。

在业务扩张上,头部企业爱尔眼科毫无疑问是最有发言权的。2009年上市以来股价暴涨30倍,市值将近两千亿。作为一家眼科连锁医疗机构,爱尔眼科主要从事各类眼科疾病诊疗、手术服务与医学验光配镜,目前医疗网络已遍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欧洲、美国、东南亚,清晰医疗想要成为下一个“爱尔眼科”的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眼科市场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想要成功上市,市场前景固然重要,但是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的创新能力、盈利水平以及商业化水平同样很重要。

作者: 港股之家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