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港股行情早评,料日内恒指走势依旧偏弱,万物云今启招股。
大市综述
上周五,港股市场三大指数显著下跌,恒生指数跌0.89%,收于18761.69点,国企指数跌1.36%,恒生科技指数跌2.65%。板块方面多数上下跌,仅燃气、综合企业、航空博彩等少数板块上涨。
上周五,美股市场三大指数不同程度下跌,但下跌幅度较开盘缩小。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45%,标普500指数下跌0.72%,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90%。板块方面多数下跌,热门中概股全线上下跌,跑赢输大盘。
中国央行:我国货币政策政策空间充足,促进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具备诸多有利条件;接近央行人士: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基本稳定;央行主管媒体刊文: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加大,宜平常心看待。
工信部组织召开锂资源产业发展座谈会:协同各方加快国内资源开发利用,尽快形成供给能力。
料日内恒指走势依旧偏弱。早盘,韩国综指开盘微涨0.25%。截至9月17日,恒生指数夜期(9月)收报18676点,跌38点或0.203%,低水86点。
资金面看,美联储加息,港股市场流动性趋紧,大市成交额处于相对低位。上周五 ,大市成交1239.43亿港元,科技指数成份股成交274.97亿港元,南向资金净流入14.02亿港元。
板块方面,上周五美股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幅下跌4.28%,跑输美股三大指数,热门中概股全线上下跌,料日内港股科技股仍存在一定压力。
新能源汽车方面,上周五,“蔚小理”大幅下跌,跌幅均超6%,其中,理想汽车(LI.US)下跌6.66%,预计港股新能源汽车股短期仍承压。
能源股,上周五布油收于91.58美元/桶,已经回到俄乌冲突之前,加上市场担忧欧美经济陷入衰退,中长期看,国际油价压力犹在,料港股油气开采公司股价高位震荡。煤炭股,年内A股和港股表现最好的板块,8月份板块上涨主要在于高温缺电以及俄乌冲突下煤炭的地位凸显,但伴随着高温缺电已然退去,以及板块较高的估值,预计中长期股价承压。
地产板块料已经企稳。保交楼走出更进一步。9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降幅均再次收窄,其中,销售额降幅已经连续3个月收窄。在低基数下,8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降幅分别收窄6.3和8.3个百分点,改善更加明显。但板块内部存在一定分化,首选仍是国营龙头房企。
银行板块有望持续企稳。中证报称,调研发现,在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之后,多家银行跟进。其中不仅有股份行,还有部分城商行也下调了存款利率。比如南京银行南京分行9月16日将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从3.75%下调至3.65%。此举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银行的息差压力,同时,存款利率的降低或将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
重点关注:
- 腾讯控股(HK):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回购股票。公司公告称,9月16日回购118万股,回购价格为295.2-299港元,共耗资约3.51亿港元。自2022年8月19日以来,腾讯已连续20个交易日回购,共计2244万股。
- 万物云(HK):9月19日-22日招股,招股价47.1-52.7港元/股,每手100股,入场费5323港元,预计9月29日正式上市。
公司财报公布:
今日,没有港股明星公司发布财报。
新股动态:
- 数科集团(HK):9月23日公布中签及暗盘交易,预计26日正式上市。
- 万物云(HK):9月19日-22日招股,招股价47.1-52.7港元/股,每手100股,入场费5323港元,预计9月29日正式上市。
公司简讯精选:
- 腾讯控股(00700.HK)发布公告,于2022年9月16日该公司斥资3.51亿港元回购118万股,回购价格为每股295.2-299.0港元。
- 友邦保险(01299.HK)发布公告,于2022年9月16日斥资1.78亿港元回购250.5万股,回购价格每股为70.35-71.5港元。
- 长城汽车(02333.HK)发布公告,于2022年9月16日该公司斥资1.07亿港元回购1000万股,回购价格为每股10.62-10.92港元。
- 小米集团-W(01810.HK)发布公告,该集团于2022年9月16日斥资约2456.35万港元回购240万股,回购价为每股10.22港元-10.26港元。
- 中国飞鹤(06186.HK)公布,该公司2022年9月16日耗资约610.45万港元回购100万股股份,回购价为每股6.03港元-6.1港元。
- 明源云(00909.HK)发布公告,于2022年9月16日斥资989.05万港元回购162.9万股,回购价格每股为5.98-6.15港元。
- 中芯国际(00981.HK)公布,该公司2022年9月16日耗资约1956.86万港元回购120万股股份,回购价为每股16.08港元-16.38港元。
- 太古股份公司A(00019.HK)公布,该公司2022年9月16日耗资约3274.52万港元回购59.45万股股份,回购价为每股54.25港元-55.25港元。
- 复星国际(00656.HK)发布公告,该公司于2022年9月16日斥资约4993.72万港元回购1000万股,回购价为每股4.93港元-5.06港元。
- 中国神华(01088.HK)公布2022年8月份主要运营数据,商品煤产量2540万吨,同比增加4.5%;煤炭销售量3380万吨,同比减少12.9%;总发电量220.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7.8%;总售电量20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8.6%。
- 世茂集团(00813.HK)发布公告,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8个月,集团的累计合约销售总额约为人民币567.9亿元(单位下同),集团的累计合约销售总面积为351.64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8个月的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16150元。
国内外要闻:
- 【继六大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下调后,至少8家股份行也跟进】继六大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后,多家股份制银行也跟进了这一动作。记者根据不完全统计发现,9月16日,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等至少8家股份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普遍下调5个基点,各类定期存款产品下调幅度在10—50个基点不等。市场预计,将有更多银行加入下调存款利率的队伍。此次多家银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被视为8月LPR调降的后续。“这是银行为了稳定息差、降低负债成本的主动作为,与今年4月在央行引导下的调降有所不同,不会直接指向未来两个月的LPR单独调降。”有市场分析指出。
- 【中证报:资本市场内在支撑有望逐步增强】多位专家和机构人士表示,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存在差异,国内宏观政策加大调节力度,货币条件适度,流动性持续充裕。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增量措施接续出力,经济运行恢复发展态势更趋明显。总体上,资本市场内在支撑力度有望逐步增强,有助于国内金融市场抵御外部风险因素扰动,我国股债汇市总体有望保持相对独立和平稳的运行态势。
- 【人民日报:建设制造强国,把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也处于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看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形成历史性交汇;看短板,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部署,继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迈进、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发展活力、国际竞争力,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目标。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才能让中国制造“骨骼”更强健、后劲更充足。
- IDC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为929.5亿美元,2026年预计增至3014.3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6.5%。IDC预计,2026年中国AI投资规模有望达到266.9亿美元,全球占比约为8.9%,位列全球单体国家第二。
- 在中创新航9月16日媒体开放日活动上,公司副总裁王小强向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表示,宁德时代所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并未对中创新航上市造成实质性影响。今年7月,中创新航赴港上市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并在9月上旬通过港交所聆讯。
- 日前,国家邮政局公布2022年8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8月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1114.6亿元,同比增长9.3%;业务总量完成1188.3亿元,同比增长7.0%。1-8月,全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791.8亿元,同比增长7.7%;业务总量累计完成9204.2亿元,同比增长6.7%。
- 9月16日消息,小米创始人、CEO雷军在社交媒体转发了纪实访谈节目的《云顶对话》的正片,雷军在其中分享了其创业思考。雷军表示,决定造车对自己来说就意味着很大的工作量,对小米来说就意味着未来五到十年不舒服,但小米还是顺势而为。
大行评级:
- 招商证券:维持中国财险(02328.HK)“强烈推荐”评级,目标价11港元
- 瑞银:予万科企业(02202.HK)“买入”评级,目标价9港元
- 瑞信:予中兴通讯(00763.HK)“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1港元
- 高盛:维持美兰空港(00357.HK)“买入”评级,目标价5港元
- 兴业证券:首予京东物流(02618.HK)“审慎增持”评级,目标价24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