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恒指短期或将迎来小幅超跌反弹,港股明星公司正式开启业绩披露
大市综述
昨日,港股市场三大指数开盘后快速下行,而后基本全天低位横盘震荡。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1.43%,收于20812.17点,跌破21000点;国企指数跌1.30%;恒生科技指数跌0.97%。
板块方面几乎普跌,房地产、银行、保险、券商、煤炭、医药等跌幅居前。大市成交1123.13亿港元,科技指数成份股成交282.94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59.11亿港元。
隔夜,美股市场三大指数低开高走,集体收涨。道琼斯指数小涨0.11%,标普500指数涨0.28%,纳斯达克指数涨0.92%。互联网科技股、汽车股领涨,医药、半导体、油气开采股领跌。
欧洲四大股指集体上涨。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55%,创历史新高;法国CAC40指数涨1.21%,德国DAX指数涨0.82%,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0.06%。
料恒指短期或将迎来小幅超跌反弹。早盘,日韩股市集体高开,日经225指数开盘涨0.50%,韩国综指开盘涨0.67%。截至2月16日,恒生指数夜期(2月)收报20860点,涨39点或0.187%,高水48点。从技术面看,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已经处在“超卖”区域,短期或将迎来超跌反弹。
美联储加息已经不再是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了。2022年,美联储加息了425个基点,将利率提升至4.25%-4.50%。2023年2月美联储第一次加息,25个基点,利率提升至4.50%-4.75%。根据英为财情美联储利率观测器,3月将极大概率再次加息25个基点,提升至4.75%-5.00%。即便现在美国CPI降幅不及预期,当前市场普遍接受美联储再多加息25个基点。因此,目标利率将提升至5.00%-5.25%。只要目标利率不再变化,那么美联储加息基本即是确定性事件,对港美股市场将不再具有负面效应。
板块方面,隔夜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30%,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但多数公司走势仍较弱,料今日港股科技股将趋于分化,但多数公司走势或将仍以弱势震荡为主。
2023年以来,恒生科技指数上涨4.41%,分阶段看,1月3日-1月27日,科技指数涨16.58%,1月30日-2月15日科技指数跌10.90%。2022年11月1日-2023年1月27日,科技指数大涨68.73%,估值显著修复,我们认为,科技股行情已经从政策面行情转向基本面行情,在此情况下,板块内部成份股走势将趋于分化,但总体来看,多数公司或将以高位震荡为主。
进入2月下旬,港股市场明星公司将逐步正式开始公布业绩,今日,渣打集团(02888.HK)、汽车之家-S(02518.HK)、东亚银行(00023.HK)等公司将公布业绩。进入业绩期,市场或将进入“炒公司不炒指数”的局面,着重留意业绩良好的公司。
重点关注:
- 百融云-W(06608.HK):公司发布盈喜,预计2022年度溢利约2.21亿元至2.2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公司财报公布:
今日,渣打集团(02888.HK)、汽车之家-S(02518.HK)、东亚银行(00023.HK)、宏利金融-S(00945.HK)将发布财报。
新股动态:
今日,港股市场无新股招股。
公司简讯精选:
- 长城汽车(02333.HK)公布,2023年2月15日耗资约8136.68万港元回购722.65万股股份。
- 百融云-W(06608.HK)公布,集团预期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年内溢利约人民币2.21亿元至人民币2.28亿元,较去年同期转亏为盈。预期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溢利约人民币2.86亿元至人民币2.93亿元,较去年同期将增长约103%至108%。
- 爱康医疗(01789.HK)宣布,相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董事会预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将录得逾35%的增幅;及相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东应占净溢利,董事会预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东应占净溢利将录得逾100%的显著增幅。
- 中国天化工(00362.HK)公告,集团预期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6个月相关期间录得溢利净额增加约2.68亿港元,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6个月(“同期”)增加约3,463%,至约2.75亿港元(同期溢利净额:约700万港元)。相关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约为2.74亿港元(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约600万港元)。
- 毅兴行(01047.HK)公布,比对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公司股东应占盈利3397.9万港元,预期集团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将录得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不多于3600万港元。
- 华侨城(亚洲)(03366.HK)在港交所公告称,根据对集团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及现时可得之资料而作出的初步评估,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约人民币8.83亿元相比,集团预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为人民币15亿元至人民币20亿元。
- 森松国际(02155.HK)2月15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2022年综合收益将较上年增长不低于50%,综合净利润将较上年增长不低于70%。
- 中国国航(00753.HK)发布公告,2023年1月,公司及所属子公司(集团)合并旅客周转量(按收入客公里计)同比、环比均上升。客运运力投入(按可用座位公里计)同比上升38.4%,环比上升96.1%;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62.2%,环比上升121.6%。
国内外要闻:
- 央行召开2023年金融市场工作会议指出,要拓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范围。动态监测分析房地产市场边际变化,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落实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16条政策措施,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要强化债券承销、做市、投资者合格性等市场机制建设。推进大型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全面完成整改,加强常态化监管。推动出台公司债券管理条例、修订票据法。
- 据银保监会,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79.4万亿元,同比增长10%;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63%。2022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3万亿元,同比增长5.4%。
- 据银保监会,2022年四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7.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1%。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新增保单件数554亿件,同比增长13.27%。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表示,2023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呈现平稳向好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前低后高,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增速在5%左右,外贸进出口基本稳定。
- IDC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约866万台,同比增长约16.7%,其中消费市场同比增长25.8%,商用市场同比下降40.3%。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商用笔记本市场、平板电脑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均超过6%。
- 香港旅发局公布,今年1月有约50万人次旅客访港,是去年12月的三倍,比2019年疫情前,全年日均旅客数字恢复约一成。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打算在3月加息50个基点;将在3月加息后评估其后的利率路径;限制性的利率水平将降低通货膨胀;尽管大多数长期通胀预期指标目前维持在2%左右,但这些指标值得继续监测;未来资产购买计划的缩减速度有待确定。
大行评级:
- 高盛:调整中资原材料股目标价,江铜(00358.HK)加入确信买入名单
- 美银证券:升华虹(01347.HK)目标价至40港元,评级「买入」
- 摩通:上调上石化(00338.HK)评级至「中性」,目标价升至4港元
- 麦格理:一举升旺旺(00151.HK)评级至「跑赢大市」,目标价上调44%至6.2港元
- 中金:下调舜宇(02382.HK)目标价至108港元,评级「跑赢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