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早评:料恒指3月先抑后扬围绕20000点震荡,蔚来今日发榜   

大市综述 昨日,港股市场三大指数高开短暂冲高后单边下行,集体收跌。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0.79%,但盘中一度涨超1%,连跌6日,收于19785.94点;国企指数跌1.33%,恒生科…

大市综述

昨日,港股市场三大指数高开短暂冲高后单边下行,集体收跌。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0.79%,但盘中一度涨超1%,连跌6日,收于19785.94点;国企指数跌1.33%,恒生科技指数跌1.62%。

板块方面多数下跌,服装、软件开发、消费餐饮等涨幅居前,而银行、油气开采、汽车、药品、保险、建筑材料等跌幅居前。大市成交1424.73亿港元,科技指数成份股成交365.58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32.15亿港元。

隔夜,美股市场三大指数弱势震荡。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跌0.71%,标普500指数跌0.30%,纳斯达克指数小跌0.10%。板块方面涨跌互现,互联网科技股涨幅居前,医药、油气开采、公用事业跌幅居前。

欧洲四大股指集体下跌。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74%;法国CAC40指数跌0.38%,德国DAX指数跌0.11%,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0.23%。

料短期恒指将围绕20000点持续争夺。早盘,日本225指数开盘跌0.22%。截至3月1日,恒生指数夜期(3月)收报19860点,涨118点或0.598%,高水74点。

2023年2月,恒生指数跌9.41%,国企指数跌11.36%,恒生科技指数跌13.59%。年内,恒生指数涨幅缩窄至0.02%,恒生科技指数跌4.93%。外围市场,2月,沪指涨0.74%,深指跌1.81%,创业板指跌5.88%,道琼斯工业指数跌4.19%,标普500指数跌2.61%,纳斯达克指数跌1.11%。料3月恒指将先抑后扬,围绕20000点争夺,全月迎来小涨。

2月份的关键在于市场在“适应”美联储比起初力度更大的紧缩政策。起初,市场预计本轮美联储利率峰值在5.00%,后来市场“接受”再多加息25个基点。伴随着美国通胀的韧性超预期,市场开始预测美联储紧缩力度将加大,利率峰值可能将进一步提升。因此,港美股中断了1月之上行趋势。

另外,市场也在由政策面行情转向基本面行情过程中犹豫。前轮上涨行情开启于2022年11月,结束于2023年1月27日,期间,恒指涨54.48%、恒生科技指数涨68.73%,主要由于彼时疫情放开和内地房地产支持政策(如“三支箭”)推动新经济板块和旧经济蓝筹板块大幅上涨。

分行业看,2月份,电讯业涨3.05%、能源业跌4.12%、必需消费业跌5.07%、金融业跌5.24%、地产建筑业跌8.05%、原材料业跌9.01%、非必需消费业跌10.09%、医疗保健业跌11.04%、信息科技业跌14.72%。

当前,从技术面看,恒指和科技指数已经严重超卖,技术上随时可能将迎来反弹。从估值上看,恒指当前PE(TTM)为9.77x,低于10年均值10.59x,当前处于42.15%分位点。

对美联储加息,我们认为随着2月份市场对美联储更大力度紧缩的消化,美联储“史上最残酷加息”对市场的影响将愈来愈小,股市已经可以看到隧道尽头的曙光。不管是再加息25个基点,或是50个基点,还是75个基点,利率峰值就在“看得见的前方”。长期看,将押注通胀降低和利率降低。

另外,港股市场已经进入业绩披露期,公司业绩将对市场起到重要影响。2月末和3月,将公布22Q4业绩,4月和5月将公布23Q1业绩,届时,关键公司业绩将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重点关注:

  1. 深圳控股(00604.HK):公司发布盈喜,预计2022年度权益股东应占综合溢利不少于14亿港元,相比之下,去年亏损27亿港元。
  2. 中药股。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通过《方案》实施,到2025年,中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公司财报公布:

今日,创科实业(00669.HK)、蔚来-SW(09866.HK)、百威亚太(01876.HK)、理文造纸(02314.HK)、再鼎医药(09688.HK)、涂鸦智能-W(02391.HK)等公司将发布财报。

新股动态:

  1. 维天运维(HK):2023年2月27日至3月2日招股,招股价2.9-3.5港元/股,每手1000股,预计3月9日正式上市。
  2. 九方财富(HK):2023年2月28日至3月3日招股,招股价16.98-18.78港元/股,每手500股,预计3月10日正式上市。

公司简讯精选

  1. ASMPT(00522.HK)发布公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收入为港币193.6亿元(24.7亿美元),按年-11.8%;新增订单总额为港币184.4亿元(23.6亿美元),按年-29.4%;毛利率为41.1%,按年+55点子;经营利润率为16.7%,按年-216点子;盈利为港币26.2亿元,按年-17.5%。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6.36元,2022年全年合计每股派息为港币3.20元。于2022年12月31日,未完成订单总额为港币89.8亿元(11.5亿美元)。
  2. 比亚迪(HK)旗下腾势汽车宣布,将于3月1日零时起对旗下产品售价进行调整,腾势D9 EV车型涨价6000元。
  3. 名创优品(09896.HK):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4.944亿元,同比减少10.0%,毛利为人民币9.971亿元,同比增长15.6%,期内利润为人民币3.598亿元,同比增长95.4%;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3.731亿元,同比增长82.1%。
  4.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HK)发布公告,公司预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不少于2亿港元,而上年度则约为1938.5万港元,相当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大幅增加不少于约9.32倍。
  5. 和黄医药(00013.HK)发布2022年全年业绩,于2022年,总收入4.264亿美元,同比增长20%;应占净亏损3.61亿美元,同比扩大85.38%;每股应占净亏损0.43美元。
  6. 深圳控股(00604.HK)公布,预期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将录得权益股东应占未经审核综合溢利不少于14亿港元,比对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权益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27亿港元。

国内外要闻:

  •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GDP达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再次跃上新台阶。按年平均汇率折算,我国经济总量达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为1.27万美元,继续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方案》统筹部署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工程等8项重点工程,安排了6个建设项目。
  • 克而瑞地产研究发布报告显示,2月整体市场延续稳步修复行情,重点30城供应低位回升,环比微增7%;成交则强势反弹,同环比涨幅均超4成,整体成交规模与去年12月基本持平,前2月累计成交已止跌,市场回升苗头初显。
  • 据证券时报,2月份以来,全国多地二手房交易量价齐升,带动楼市整体回暖。据易居研究院最新测算,今年2月,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部分热点城市的二手房成交快速反弹,这五大城市当月二手住宅成交套数环比增长均超70%。其中,上海全市成交1.7万套,环比增幅甚至达到111%。
  • 美联储贴现率会议纪要:在美联储1月31日至2月1日的政策会议之前,12个地区中有2个联邦储备银行的委员会寻求不改变贴现率;3个联邦储备银行委员会希望1月份将贴现利率提高50个基点。

大行评级:

  • 大摩:料中电(00002.HK)今年盈利恢复增长,惟加息环境影响估值
  • 德银:阿里-SW(09988.HK)季绩强劲,有初步复苏迹象
  • 瑞信:上调保诚(02378.HK)目标价至140港元,评级「跑赢大市」
  • 大和:升海底捞(06862.HK)评级至「买入」,目标价上调至25港元
  • 汇丰研究:下调信义光能(00968.HK)目标价至9.2港元评级「持有」

作者: 港股之家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