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綜述
昨日,港股市場三大指數大幅上漲。截至收盤,恒生指數2.34%,收於20049.64點,收復20000點;國企指數漲2.96%,恒生科技指數大漲4.74%。
板塊方面多數上漲,科技股、汽車、煤炭、黃金及貴金屬、航運及港口、基建等漲幅居前,而醫藥、燃氣供應、航空服務等跌幅居前。大市成交1363.06億港元,科技指數成份股成交509.41億港元,南向資金淨買入8.27億港元。
隔夜美股市場三大指數大幅震盪。收盤,道瓊斯指數漲0.23%,標普500指數漲0.30%,納斯達克指數漲1.01%。板塊方面漲跌互現,科技股領漲。
歐洲四大股指漲跌互現。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89%;法國CAC40指數漲0.11%,德國DAX指數跌0.04%,歐洲斯托克50指數漲0.27%。
華爾街仍押注今年美聯儲降息。市場參與者對銀行業危機將引發信貸緊縮,進而加速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令其對美聯儲今年降息的押注激增。昨日美聯儲決定繼續加息25個基點並稱今年不會降息,但市場最大看點在於市場再一次選擇了“不聽央媽的話”:交易員押注年底前美聯儲至少降息75個基點。有投資策略師指出,美聯儲官員在“豪賭”銀行業流動性危機和由此引發的信貸環境收縮最終得到控制,不會過度危及金融穩定和經濟“軟著陸”。
料日內恒指小幅震盪偏弱。亞太市場,日經225指數開盤跌0.20%,韓國綜指開盤跌0.15%。截至3月24日,恒生指數夜期(3月)收報19872點,跌166點或0.828%,低水178點。
板塊方面,隔夜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2.92%,大幅跑贏美股三大指數,熱門中概股普漲,昨日恒生科技指數大漲4.74%,料今日港股科技股將趨於分化,但多數公司預計將承壓。
2023年以來,恒生科技指數漲1.70%,1月漲10.02%,2月跌13.59%,3月以來17個交易日累計漲6.98%,其中,截至3月23日最近的9個交易日漲11.02%。今日,小米集團-W(01810.HK)和美團-W(03690.HK)將發佈2022年第四季度業績,科技公司業績公佈基本步入尾聲。中長期看,我們看好港美股科技板塊持續回暖。一是疫情之後,2023年是中國經濟復蘇之年,將有助於科技公司業績回升,二是市場押注美聯儲今年降息,也將有益於成長股及科技股估值回升。
對於地產、銀行、保險、基建、油氣開採、煤炭等舊經濟藍籌板塊,預計板塊之間將出現分化,我們持續看好業績穩健而估值較低之藍籌公司。具體可持續留意國有大行、煤炭開採等行業龍頭公司。
重點關注:
- 中國移動(HK):2022年營運收入為9373億元,同比增10.5%;股東應占利潤為1255億元,同比增長8.2%。全年股息為每股4.41港元,同比增長8.6%。
- 中煤能源(01898.HK):2022年公司收入為77億元,同比減少8%;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為197.19億元,同比增加30%。
公司財報公佈:
- 今日,美團-W(HK)、小米集團-W(01810.HK)、寧滬高速(00177.HK)、江西銅業(00358.HK)、紫金礦業(02899.HK)、中國光大綠色環保(01257.HK)、中國神華(01088.HK)、兗礦能源(01171.HK)、中國太保(02601.HK)、華潤啤酒(00291.HK)、深圳高速(00548.HK)、中國宏橋(01378.HK)、招金礦業(01818.HK)、快狗打車(02246.HK)、海倫斯(09869.HK)等公司將發佈財報。
新股動態:
今日,沒有新股上市招股。
公司簡訊精選:
- 中國民航資訊網絡(00696.HK)公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財政年度全年業績,總收入約為人民幣1億元,較2021年度減少了約4.9%。集團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約為人民幣6.27億元,較2021年度增加了約13.6%。每股盈利為人民幣0.21元。
- 中國移動(HK):2022年營運收入為9373億元,同比增10.5%;股東應占利潤為1255億元,同比增長8.2%。全年股息為每股4.41港元,同比增長8.6%。
- 融創中國(HK)公告稱,預計2022年度虧損270億元-280億元,2021年為虧損約382.6億元。公司股票繼續停牌。
- 衛龍(09985.HK)發佈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該集團取得來自客戶合同的收入人民幣32億元(單位下同),同比減少3.5%;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1.51億元,同比減少81.7%;經調整淨利潤9.08億元,同比增加0.6%。
- 中煤能源(01898.HK)發佈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收入為7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減少8%;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為197.19億元,同比增加30%。
國內外要聞:
- 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資源配置和服務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應急處置能力明顯增強,中西醫發展更加協調,有序就醫和診療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到2035年,形成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連續協同、運行高效、富有韌性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 3月份國產網路遊戲版號發佈,共有86款國產網路遊戲獲批。此次可謂大廠紮堆,包括騰訊、網易、三七互娛、吉比特旗下雷霆互動、中手遊、4399等老牌遊戲廠商,以及疊紙、沐瞳科技、波克科技等中生代都有版號在列。
- 英國央行宣佈加息25個基點,為連續第11次加息,利率水準達2008年10月以來最高。英國央行表示,通脹持續的跡象將需要更多加息,但由於能源價格上限延長和批發價格下降,第二季度CPI可能低於2月份的預期。
- 美國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減少1000人至1萬人,市場預期為增至19.7萬人。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意外地連續第二周下降,突顯就業市場仍然緊張,雇主不願裁員。
- 上海出臺五個方面共15項促消費措施,大力提振市場預期和信心。上海將大力發展“四個經濟”,即首發經濟、品牌經濟、夜間經濟和直播經濟;將推動發展“四大消費”,即新型消費、服務消費、汽車消費、綠色消費。
- 春節過後房地產市場出現回暖,尤其是二手房成交量反彈明顯。據諸葛找房,今年第11周重點10城二手住宅成交量為23408套,環比上漲75%,連續6周上漲。易居研究院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8個重點城市二手住宅成交套數為79438套,創下20個月來的新高
-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等發佈房企綜合實力測評報告顯示,2022年房企拿地投資態度普遍謹慎,存貨總額、淨利潤、資產規模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報告指出,頭部房企的抗壓能力更強,中小房企面臨的壓力更大。
- 工信部召開重點行業協會座談會強調,要著力穩住汽車、消費電子等大宗消費,努力擴大家電、家居、綠色建材消費。鞏固新能源汽車、光伏、移動通信、電力裝備等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前瞻性佈局未來產業。
大行評級:
- 匯豐研究:上調中國建築(03311.HK)目標價至5港元,評級「買入」
- 瑞銀:上調特步(01368.HK)目標價至3港元,評級「買入」
- 美銀證券:下調眾安線上(06060.HK)目標價至40港元,評級「買入」
- 花旗:下調舜宇(02382.HK)目標價至110港元,評級「買入」
- 大摩:下調石藥(01093.HK)目標價至4港元,評級「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