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行情收:恒生指數上漲0.76% 內房股大幅上漲
大市評述:
今日,港股市場三大指數短暫沖高後震盪回落,盤中一度下跌,午後震盪回升,集體收漲。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漲0.76%,收於20485.24點;國企指數漲0.82%。大市成交1268.95億港元;輪證成交134.3億港元。
恒生指數76只成份股多數上漲,59只錄得上漲,碧桂園(02007.HK)漲14.15%,居漲幅榜第一,14只成份股錄得下跌,百度集團-SW(09888.HK)跌5.39%,居跌幅榜第一。
恒生科技指數漲0.25%,成份股成交382.7億港元,占大市總成交額的30.16%。
30只成份股17只錄得上漲。騰訊控股(00700.HK)跌2.28%,阿裏巴巴-SW(09988.HK)漲1.59%,京東集團-SW(09618.HK)跌0.25%,美團-W(03690.HK)漲1.20%,網易-S(09999.HK)漲0.07%,百度集團-SW(09888.HK)跌5.39%,小米集團-W(01810.HK)漲1.66%,快手-W(01024.HK)漲0.09%。
板塊方面多數上漲,房地產、油氣開採、保險、銀行、汽車、醫藥、貴金屬、金主材料等漲幅居前,而電訊、煤炭開採、半導體等跌幅居前。
中資券商股漲幅居前。中金公司(03908.HK)漲7.11%、東方證券(03958.HK)漲6.36%。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證金融”)4月10日週一公佈,下調證券公司保證金比例。此舉旨在進一步降低證券公司轉融通業務成本,提升行業資金使用效率和保證金精細化、差異化管理水準。
房地產公司大幅上漲。龍光集團(03380.HK)漲26.19%、中國金茂(00817.HK)漲19.57%、碧桂園(02007.HK)漲14.15%。據中指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重點100城一季度銷售面積同比增長近兩成,但絕對規模仍處2015年來同期低位。其中,3月份,受熱點城市市場活躍度回升影響,成交面積同環比保持增長。具體來看,3月份重點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增長超20%,同比增長約40%。
貴金屬持續強勢,紫金礦業(02899.HK)漲3.99%、山東黃金(01787.HK)漲2.38%,招金礦業(01818.HK)漲1.09%。券商研報稱:美聯儲加息接近尾聲,貴金屬價格有望持續向好。在美歐銀行業事件尚未出現定論的背景下,若3月通脹數據進一步降溫,美聯儲加息預期或進一步降溫。持續看好包括黃金在內的貴金屬板塊性投資機會。
個股異動:
- 特步國際(01368.HK)漲11%,一季度中國內地銷售同比增長約20%
- 美東汽車(01268.HK)漲7%,機構指保時捷仍是今年最穩健豪車品牌,有望為公司帶來穩定盈利能力回升
- 中國黃金國際(02099.HK)漲03%領漲黃金股,機構指短期金價有望維持強勢 持續看好黃金大週期
- 中國中車(01766.HK)漲52%創逾3年來新高,機構指公司業績有望持續穩定增長
- 信義玻璃(00868.HK)漲56%,機構指公司深加工業務有增長前景 光伏資產價值不容忽視
大行評級:
- 里昂:維持新城發展(01030.HK)“買入”評級,目標價下調至2港元
- 高盛:維持頤海國際(01579.HK)“買入”評級,目標價上調至6港元
- 瑞銀:維持阿裏巴巴-SW(09988.HK)“買入”評級,目標價降至128港元
- 大摩:維持中國中免(01880.HK)“增持”評級,目標價上調至300港元
- 中金:維持小鵬汽車-W(09868.HK)跑贏行業評級,上調目標價至5港元
個股資訊:
- 百勝中國(09987.HK)發佈公告,於2023年4月10日,該公司斥資100萬美元回購58萬股,每股回購價為62.76-64美元。
- 【佐丹奴國際(00709.HK)一季度銷售額72億港元 同比增加6%】智通財經APP訊,佐丹奴國際(00709.HK)發佈公告,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3個月,集團銷售額9.72億港元,同比增加6%。
- 華潤水泥控股(01313.HK)發佈公告,集團預期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3個月將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3500萬港元至4500萬港元,而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3個月則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盈利295億港元,主要原因為期間內集團產品銷售價格較2022年同期下降;及2022年第一季度處置一家附屬公司的一次性收益2.391億港元。
- 特步國際(01368.HK)發佈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業務營運狀況,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3個月零售銷售增長(包括線上線下管道)同比增長約20%,零售折扣水準七至七五折,管道庫存周轉少於五個月。
重要資訊:
- 【央行:廣義貨幣增長7%,狹義貨幣增長5.1%】3月末,廣義貨幣餘額281.46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3個百分點;狹義貨幣餘額67.81萬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比上月末低0.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4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餘額10.56萬億元,同比增長11%。一季度淨投放現金961億元。
- 4月11日,仲量聯行發佈的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國門的重新開放和疫情防控的取消帶動了旅遊人次和酒店業績的雙重正向效應。其中上海2月份接待了67萬名國際遊客,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6.3%。截至2023年2月,上海高端及以上酒店平均每間可出租客房收入同比顯著增長21.6%至482元;入住率比去年同期增長18.9個百分點至51.5%;日均房價增長了2.3%至937元。與2019年同期對比,2023年1-2月的每間可出租客房收入已恢復至82%,其中入住率已恢復至86%,日均房價已恢復至95%。
- 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10日表示,今年全球經濟整體疲軟,但中國將是例外,預計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超過5%。馬爾帕斯當天在IMF和世界銀行2023年春季會議一場媒體電話會上表示,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有助於改善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他表示,中國民間投資強勁,貨幣政策具有逆週期調節空間,且政府一直在鼓勵服務業尤其是醫療保健和旅遊業的增長。
- 加拿大皇家銀行:通脹使歐洲央行不太可能在未來12個月內實現首次降息。加拿大皇家銀行BlueBay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道丁說,歐洲通脹率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保持在4%以上,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歐洲央行在未來12個月內不太可能實現首次降息。在此期間,預計歐元區利率可能會在75%左右見頂,這意味著歐元區目前處於加息週期中的某個時刻,即歐洲央行仍然比美聯儲更有必要收緊貨幣政策。由於銀行業風險在歐元區不太可能像在美國那樣成為一個持久的問題,因此相對而言,歐元有走強的空間。
- 【寶馬Q1交付量約8萬輛 電動車銷量同比增83%】德國汽車製造商寶馬週二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交付了588,138輛汽車,同比下降1.5%。該公司補充稱,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83.2%,至64,647輛。寶馬集團負責客戶、品牌和銷售的管理委員會成員Pieter Nota表示:“寶馬集團在2023年全年的銷量有望小幅增長。2023年的主要增長動力將是全電動汽車和高端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