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艾德一站通港股实时行情资讯近日,了解到一家名为喜相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喜相逢集团”)于2019年12月31日递交港交所(00388.HK)主板上市申请。看着如此喜庆的名字,殊不知原来该公司是做汽车融资租赁服务的,更没想到的是网约车龙头滴滴出行已然是该公司股东,下面我们来揭开喜相逢的庐山真面目。
喜相逢集团介绍
喜相逢集团是中国一家汽车融资租赁服务供货商,目前已成功转型为汽车服务供货商,提供多种有关汽车零售、汽车融资及汽车相关服务之解决方案。
喜相逢集团于2007年9月成立,2015年3月获商务部及国税局认可为第十三批内资融资租赁业务试点企业,2015年12月挂牌新三板,2016年12月自新三板除牌。今拟登陆港交所主板上市,东兴证券(香港)担任独家保荐人。
业务下滑另有他因
目前了解到市场有消息解读喜相逢在2019年上半年利润同比下降,这不免引起部分关注的投资者担心。其实仔细观察初步招股文件可以发现,2019年上半年利润的下降,其实是由于2019年农历新年较2018年早数天,缩短了财政期间开始日期至财政同期农历新年日期的期间(公司于该期间一般录得较高收益),使销量由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945辆微降至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793辆,也使得汽车销售由3.92亿元下滑至3.7亿元,故利润的下降并非公司经营出现问题,而是财务统计的时间周期变化所导致的。
目前喜相逢集团的两大主营业务分别是汽车零售及融资、以及其他汽车相关服务。其中汽车零售及融资为喜相逢集团主要收入来源,该业务在2016年至2018年收益分别为人民币(下同)5.32亿元、7.77亿元、9.72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98.9%、99.1%、94.9%。
主流商业模式带来强劲支撑
据招股文件显示,零售汽车融资租赁为零售汽车融资市场的新兴部分,目前已逐渐受中国消费者接受,零售汽车融资租赁的市场渗透率一直递增,渗透率将来预计仍会进一步上升。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出售或出租汽车,已成为当前整个汽车行业的主流商业模式之一。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及已使用汽车零售汽车融资租赁服务的渗透率约为4.4%,而美国、德国及法国的数字分别为约32.0%、21.3%及18.5%。中国的新及已使用汽车零售汽车融资租赁渗透率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预期于2023年将达约8.8%,中国的新及已使用汽车零售汽车融资租赁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而喜相逢集团的主要业务模式为汽车零售及融资租赁服务,具体模式为:公司在接到订单后,要求客户(作为承租人)向公司支付首期付款,包括首月付款、服务费及/或首期款项;之后便按照客户需求及融资租赁方式将汽车租给客户,并收取每月租赁付款作为回报。在租期结束后,汽车的拥有权将于结付所有尚未还款项时转移至客户。
喜相逢集团的主营业务恰好是贴合市场主流商业模式,后续随着零售汽车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将为喜相逢集团的业务发展带来较为强劲的支撑。
庞大市场带来增长动力
首先,中国目前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18年新车销售量为23.7百万辆。然而,2018年中国的每千人汽车保有量169.0辆低于美国2018年的汽车保有量834.0辆,可见中国汽车市场仍有增长空间。
其次,根据行业报告,按新及二手汽车的贷款额计算,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5.9百万宗增至2018年的11.8百万宗,复合年增长率为18.9%。预计贷款量于2023年将递增至23.9百万
宗。
因此,结合中国目前的汽车市场及受惠于政府政策、汽车需求不断上升以及多元化的汽车融资产品,选择融资或租购方式购车的人预计将逐渐增多,这或将给喜相逢集团带来后续增长动力。
滴滴已提前入股喜相逢
值得注意的是,网约车龙头滴滴出行目前持有喜相逢集团5.13%的股份。根据初步招股文件介绍,目前滴滴出行的全资子公司北京车胜科技通过Hit Drive Limited持有喜相逢集团5.13%的股份。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网约车平台市场发展蓬勃,总商品值由2014年的人民币262亿元增至2018年的人民币2,67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8.8%,预计于2023年将达人民币5,615亿元,2018年至2023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0%。
喜相逢集团于2018年11月27日与中国领先移动出行平台滴滴出行的全资子公司北京车胜订立业务合作协议。根据业务合作协议,喜相逢集团负责供应合规网约车供彼等的网约车服务平台之用。
滴滴都已入股的喜相逢集团,截至2018年12月31日,按交易量计算,在国内第三方汽车零售融资租赁公司中名列第10,市场份额为0.8%。作为网约车龙头的滴滴出行,此番入股喜相逢集团,其背后原因引人遐思,后续若成功上市,是否又是备受瞩目的标的?投资者不妨先开好艾德账号掌握更多港股实时行情资讯,后续最新消息及打新福利,点击艾德一站通将及时奉上。